步进制扫描
左图可以看到,步进制扫描又有四种类别。首先是频率扫描,也就是最常用的扫频,测量过程中,信号发生器输出的频率是按一定的间隔增大的。示意图 a) 中共有三段频率。而在分析仪那边,我们就可以测量待测体的输出情况。
另一个相似但有点另类的扫描是列表扫描 b)。列表扫描测量中我们不单单改变频率,还会同时改变电平,而且他们变化的顺序由用户自己定义。也就是说,我们可以根据需要,一步一步增加频率,也可以一步步减小频率。
振幅扫描 c) 有一个固定的频率,变化的是待测体输入信号的电平,也就是信号发生器输出的电平。
第四种称作时间扫描 d)。时间扫描实际上就是监测待测体性能随时间变化的情况。比如每隔一段时间就测量一次,这个时间由用户自定义,0.5 秒或者 1 秒都可以。
连续扫描
接下来看看另一大类,也就是连续扫描,因为这里连续变化的是频率,所以我们一般称它为滑频,它与扫频相对应,核心特点就是,频率变化是连续的,没有步长或者说间隔。因为频率连续变化,滑频有很多优势。
最重要的一点是,因为频率间没有间隔,我们能测量所有的频率点,无论对哪个点感兴趣,都能从结果中反映出来;
另外,滑频非常快,比扫频要快得多。而且可以事先设置好时长,在测量前就可以确定测量时间。
第三点是,滑频对驻波不敏感。这是什么意思呢,有时候我们会在一间房间里进行声学测量,因为声反射,房间内会形成驻波效应,干扰正常的测量。但与扫频相比,因为输出频率是连续变化的,产生驻波的风险低得多。
滑频当然也有缺点。就是无法测量总谐波失真加噪声,测量谐波失真是没问题的,但没法测量噪声成分。也没法测量互调失真 IMD。
扫频和滑频
我们来近距离看看扫频和滑频的不同。扫频时,分析仪会对每一个频率进行同步然后测量相应结果,从而得到了一个步进的结果图。
而滑频的测量只需一次激发,分析仪可以采集全部信号并计算出需要的结果。
上图是一个简化的对比。很明显,使用滑频分析的时候,分析仪必须有滑频信号的信息才能计算结果。
通过不同的参数,我们也能对比这两种测量类型。
先来看看分辨率,也就是每次能扫描到的点数。对于扫频测量,我们必须事先在信号发生器中设置好点数。有一点很重要,就是点数越多,扫频测量时间越长。而滑频相反,是在分析仪一侧计算点数,所以分辨率和测量时间就没有关系。
再看信号发生器输出的计权,两者都是一样的。这是什么意思呢?
假设我们想测一个喇叭,为了保证测量准确,必须给出一个完全平坦的测试信号,但我们知道功放肯定不可能是完美的,它会让信号产生波动。这时候我们可以让原始信号有一个相反的波动,把功放造成的波动抵消掉,这样一来就得到了完全平坦的测试信号。
还有一项是分析外部生成信号的能力,这个信号不是由仪器自身发出的,可能是待测体自己播放或者另外的信号发生器发出的。不管怎么说,两种测试类型都能应付这种情况。
还有就是分析仪工作过程的不同。扫频测量会不停地处理分析收到的信号然后执行测量。而滑频则需要事先设置好量程,或者说分析仪的灵敏度。
最后,如果我们想对测得的数据进行计权,比如 A 计权,两种扫描类型也是同样支持的。